高血壓是中老年群體以及肥胖群體經常出現的一種疾病,它主要是因為動脈血壓增高引起的,長期的高血壓會危害到心臟、腦、腎等部位,作為一種慢性疾病,除了服藥之后,日常也要注意飲食調控,那血壓高的原因是什么呢? 血壓高的原因是什么高血壓的發病機制,目前還沒有明確的機制,解釋高血壓是怎么形成的。但是目前發現高血壓有幾個易患因素:1、遺傳,家族有高血壓的病史,那么子女就容易得高血壓,但是遺傳并不是指父母有高血壓,子女一定會有高血壓。所以,高血壓的遺傳因素只占40%左右。2、鹽敏感,就是日常生活中所說的高鹽飲食或者口味重,這些人在長期高鹽飲食情況下,就容易發生血壓升高。3、由于過度緊張或者精神刺激,引起體內的腎上腺素能激活和RAS系統激活,長期在交感神經激活和RAS系統激活情況下,容易發生高血壓。還有其他一些因素,比如胰島素抵抗等等,所以高血壓引起的發病機制是綜合的機制。對于高血壓的病人,除了藥物治療之外,也要建議病人心情舒暢,低鹽飲食等等,同樣是治療高血壓的必要手段。 血壓高是指我們自己在測量的時候,血壓值超過大部分正常人群所設定的那個值,那么就叫做血壓高。正常的18歲以上成人的血壓值,如果是在門診測定的,應該是高壓超過140mmHg,或者低壓超過90mmHg就叫血壓高。如果是在家里自己測定的,高壓超過135mmHg,低壓超過85mmHg也稱作血壓高。 如果是被24小時動態血壓看夜間血壓,如果夜間睡眠過程中高壓超過120mmHg,低壓超過80mmHg,也稱作血壓高。所以,所謂血壓高指的是在不同的時間內進行測定的時候,三次血壓都是超過正常血壓狀態的時候,這種血壓高增高就叫血壓高。 高血壓的人需要注意什么1、做好血壓監測:把血壓控制在合理目標值范圍,普通人群的血壓可以控制在140/90mmHg之內,糖尿病患者需要將血壓控制在130/80mmHg以內。同時高血壓患者應該避免24小時之內血壓出現過大的波動,盡量選擇可以24小時平穩降壓的長效藥物,因為血壓過大的波動,會對血管及臟器造成較大損害; 2、飲食方面:高血壓需要注意的事項非常多,在飲食方面要合理的膳食,低鹽、低脂飲食,避免暴飲暴食。在食物的種類上,提倡適當的多吃豆制品以及含粗纖維比較多的食物,多吃含鉀、鈣豐富的食物,多吃新鮮蔬菜、水果; 3、控制體重:保持每周的運動量有4-7次,且必須達到中等運動強度,持續時間為30-60分鐘; 4、老年患者一定要重視直立性低血壓,平時起床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緩慢,要堅持服藥,不能夠自行停藥,定期去門診復診,季節變化的時候要注意防寒保暖。 |
賬戶未綁定手機號
綁定 ×